他走后,沈长林沈玉寿立刻愉快的翻看起那些新书来。
新书扉页上带着浓郁的松烟味, 格外好闻。
沈家兄弟得了一车新书的消息,在同窗间小小的轰动了一阵,不少人来串门, 都想一睹为快。
府学的藏书阁有很多书籍, 种类齐全,但能借出自由翻阅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像《水经注》《资治通鉴》这样整套的书,便是不许外借,只可在藏书阁内翻看的。
“长林兄,《考工记》可否借我一观?”
沈长林欣然点头:“自然可以,但这些书都是整册的,借来搬的又重又容易弄丢, 你就在我们斋室看吧, 不要带走。”
对待书册诗卷, 沈长林向来持物尽其用的态度,看的人越多, 越能体现书的价值。
但经历过砚台事件后, 他不想重蹈覆辙, 书只要借出去,哪怕千叮咛万嘱咐, 也摆脱不了被传借的命运, 与其这样, 不如从源头遏制。
“嗯,行,我回斋室将椅子搬来!”
同窗们听沈长林这样回答,开始时稍有几分沮丧,但转念一想,还是比去藏书阁看要方便。
再说,在这看书不必遵循禁言戒律,可以随时讨论心得,不失为一件美事。
渐渐的,沈长林他们斋室成了学子们课后看书聊天的习惯性去处。
如今,沈长林已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了解形形色色不同人的看法、观点,在讨论甚至争辩中获得新收获,是他最近常做的功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