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譬如家里做了好吃食, 常分一碗端去, 闲暇得空,就做双棉布小虎头鞋子给沈大郎的小儿子穿, 还有沈玉寿的旧衣裳, 也改了做成小褂子给了他家。
沈大郎和他媳妇曾氏也知趣, 物质上回馈不了什么,就常帮忙提水砍柴,偶尔也帮着做些农活,除草挖水渠啥的。
一来二去,罗氏和曾氏也亲近不少,常坐在一处做针线。
曾氏见罗氏针线穿梭,一下粉线一会绿线,扎了半个时辰,一枝漂亮的桃花便绣好了,自愧不如叹道:“嫂子好手艺,不似我笨笨的,除了缝缝补补,什么都不会。”
“哪里,谁不知你是个聪明的,你不过没学过绣花罢了,我教你,这个不难,往后学好了扎些鞋垫、手绢去集市上卖,多少能补贴家用,你学不学?”
罗氏也不藏掖,她真心待曾氏,况且自家做的绣品已小有名气,也有固定的销路,倒不怕曾氏分了饼。
“当然学。”曾氏喜不自胜,回头还特意抓了几个鸡蛋,说是拜师礼。
渐渐的,咸水村的人都说沈大郎一家和伯母交好,见了亲娘却是招呼都不打的,议论起来,都说周氏这当亲娘的苛刻。
为了房子塌了的事,周氏原有些心虚,觉得自己对不住老大一家,现在村里流言四起,她先委屈上了,逢人就诉苦,说当初为了帮沈大郎娶妻,自己是如何的不容易,大媳妇曾氏家要了多少多少彩礼银,生大孙子沈玉平坐月子的时候,她是多么多么精心伺候,光是老母鸡她就炖了两只。
“现在翅膀硬了,先提了分家!”
“分就分吧,我也没说不同意,结果倒好,分出去原来是想给别人当儿子。”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