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经过一场短暂的头脑风暴,钱氏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了。
谁去参加那什么考评都一样,只要兄弟相亲相爱,相互扶持,谁发达都没区别。
“钱氏!”就在钱氏准备进屋时,文老太突然喊了她一声,这好热闹的老太太猫在一旁不知听多久的墙角了:“你家长林要参加什么烤饼?”
“烤什么饼,考评!罢了,你听不明白。”钱氏说完叉腰进了院子,挺神气的。
考评定在三日后,县里会将题目发下来,让学子们按照要求上交作业,李童生提到可能需要写字和作文,等于开卷考试,让沈长林最近多练字,多背书,放平心态即可,毕竟临时抱佛脚用处不大。
但抱佛脚这事嘛,不抱是不可能的,沈长林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应考计划。
钱氏进屋舀了碗面粉交给儿媳,说中午煎糖饼,让孩子补一补,吃饱了才有力气念书。
罗氏试探着问:“再蒸个鸡蛋羹吧。”
“蒸!”钱氏心情很好,觉得自己是整个咸水村最明事理的老太太。
第二日李童生弄了一堂随堂考试决定第二个名额,沈玉寿以微弱的优势得到了这个机会,也就是说两个名额都落到了钱氏家里。
文老太昨天听了墙角,就一直关心那烤饼考评的,孙子沈语秋下学后她问了许久,总算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沈语秋开蒙也快两年了,写的字还和狗爬似的,书也背不得几句,成日就惦记着吃。
知道孙子的秉性,文老太倒不盼着望孙成龙,她早就想好招了,等孩子再大两岁,就送他学厨师去,厨子是饿不着的,是个好营生,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