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久居。这是杨广自从东都建成以来,一向很少回西京的一大因素。况且目前他正在深恐天降大祸,就更不想回大兴了。那些主张驾返西京的大臣都不明白皇帝的心理,以至于徒劳。
眾臣之中,以许国公宇文述最懂得迎合上意。由于杨玄感之乱所焚毁的龙舟刚好重新打造完成了,宇文述就提议用新龙舟来下江都。杨广立刻准奏。在杨广心目中,江都是最吉祥的去处。毕竟他当初争储成功,就是在扬州总管任内打下的基础。
这趟江都之行于阴历七月初十(阳历八月二十七日)出发,随驾的除了后妃、近臣以外,杨广也把他不信任的次子齐王杨暕、最疼爱的幼子赵王杨杲,以及最重视的长孙燕王杨倓都带在身边,而把东都、西京分别交给另外两个孙子越王杨侗、代王杨侑留守。
萧珻实在不放心虚岁十三的侗儿与虚岁十二的侑儿。然而,杨广笑着指出三年前他们俩年纪更小,却已有能力抵抗杨玄感,如今必定更足以担当大任。萧珻说不过杨广,但是内心仍然颇感不安。
在皇家船队啟航之前,杨广留给了送行的宫女们一首简短的五言诗:
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
但存顏色在,离别只今年。
当时,他真以为自己只是到龙兴之地避避风头,次年即可返回洛阳。他完全料想不到,这一去,就会被各地作乱的盗贼阻断了归路...
次年元宵节(西元617年二月二十五日),在江都行宫,陈婤迎来了虚岁二十九岁生日。她一早醒来,就联想到了虚岁二十九是姑姑的享年,不由得黯然神伤...
到了夜深人静时,杨广再度派太监拉车去接陈婤,到流珠堂看花灯。
同样清亮的满月普照,同样花灯环绕的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