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战地危险,就点头同意了。
不料,后方的洛阳竟会成为叛军攻击的目标!礼部尚书杨玄感趁着在黎阳督运粮草,起兵叛变。他认为大隋百官与家眷都在东都洛阳,只要攻取,即等于掌握了大隋的心脏。儘管他的亲信李密警告这是下策,杨玄感却坚决围攻洛阳。
杨玄感是故楚国公杨素的长子,记得父亲在世时,经常自叹协助皇帝上位有功,却反遭皇帝猜忌!杨玄感对杨广早有不满,加上最近几年杨广不断出巡,疏忽了两京内政,更让他看到了可趁之机。他打算先拥立杨广的侄子秦王杨浩作傀儡皇帝,再徐图取而代之。
当杨玄感的军队逼近洛阳,萧珻在显仁宫惊闻兵变,忧惧不已!所幸,东都守军守住了临清关。这时候,已封代王的三皇孙杨侑正奉命留守西京大兴;他获悉东都有难,立即命令刑部尚书卫文升率兵四万,前往支援。
西京援军前来的消息很快传入了萧珻耳中。她不由得惊叹:“侑儿才九岁,却已有如此胆识!”这自然令萧珻欣慰,却也令她感慨:是昭儿去得太早,才使得他的儿子们个个早熟、个个懂事得令人心疼...
同时,杨广在前线获报东都危急,不得不撤军到涿郡。他连忙派遣来护儿、宇文述等将领率兵回洛阳平乱。当效忠皇室的援军从各方涌来,杨玄感才明白,李密所谓的下策,果真全如他所料!杨玄感追悔莫及,却别无选择,只能赶快撤去东都的围军,改往西行,沿路谎称东都已破,将取关西。
卫文升、来护儿、宇文述等将领率军追击。杨玄感终究寡不敌眾,最后身边只剩下他弟弟杨积善。杨玄感要求弟弟杀了他,以免受辱。杨积善照做之后,自杀未遂,被隋军捕获,当然也不免死路一条。
纵然杨玄感之乱归于失败,却激起了越来越多不满现状的人民聚眾起事。杨广只管以严刑重罚镇压,并不太放在心上。他念玆在玆的,唯有两度攻不下的高句丽。何况,杨玄感党羽之中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去了高句丽,竟然受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