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时评家,他还是很轻易地从这些报道中发现了可挖掘的地方——各个媒体上,都是在强调,这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够。
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报道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陈太忠”,上次王浩波介绍他帮陈太忠写枪稿,最后事情没成,但是他对这个名字就上心了,后来更是知道,此人大能到不得了——这年头的事情,是经不起有心人琢磨的,更何况陈某人行事,从来算不得低调。
要是陈主任想抓精神文明建设,还真有那么几分可能!随遇而安很敏锐地发现了别人可能忽视的地方,于是他又找到了王浩波。
这次,他就不说那么多花样了,只是说自己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对精神文明建设很有一些心得,愿意配合省文明办,近期写个系列的时评,请王书记帮忙关说一下。
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时评家,最讲究个政治敏感姓,他不一定要唱赞歌,提异议是很正常的,但是同时,他不能跟大趋势违背得太过厉害,那是他承受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