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都会宛如鲶鱼一般,跳入一潭死水的官场。
而被大户推举上来的三十名进士,若勤恳任事,那首先就得把自家的田产人口报上来。若糊弄差事,欺上瞒下,正好被裴慎贬谪乃至于杀了了事,既不至于让这些人帮着富户们行贿官场,祸及百姓,又能让裴慎不落人口舌。
思及此处,沈澜难免有几分寒意,裴慎此人,当真是走一步、算三步。
所幸沈澜也并不打算在政治上与仕宦多年的裴慎争锋,她仅仅只是希望天下人能好过些。
“我这些年一直遣人在培育良种,番薯、山薯、猪肝薯,这些薯类产量最大,然而种植几年产量便会退化,需要年年选育良种。”
“此外,不同品种的薯类贮存,或者种在一起,产量竟然也会退化。要更多更有经验的农户、农官乃至于花匠之类的,进行良种选育。”
沈澜揉了揉额头,心力憔悴:“还有一些良种,亩产极高,可我不知道如今的名字叫什么,只能画了画像,遣人去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寻。”
这些良种,听起来便是她上辈子有的东西。裴慎不喜欢她回忆过往,总怕她思念故里,便打断道:“你莫忧心,沿海各地是我当年主政过的地方,这便遣人去寻。”
沈澜松了口气:“待到你将各地田亩、人口清查完毕,便要四处搜寻并选育良种、缓慢将种子推行开来。有了这些东西,好歹能叫升斗小民填上三分肚皮。”
说到这里,沈澜嘴角微翘,发自内心的笑了笑。
不是方才她戏弄裴慎时带着些羞怯、风情的嗔笑,而是充满希望的、饱含着快乐的,纯粹的喜悦。叫人想到初春新芽,金秋麦浪,一切美好的意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