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i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i居下枝,一i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书籍目录
山海经
山经
第一卷《南山经》
第二卷《西山经》
第三卷《北山经》
第四卷《东山经》
第五卷《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海外南经》
第二卷《海外西经》
第三卷《海外北经》
第四卷《海外东经》
第五卷《海内南经》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