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仁厚的接班储君于各方面表现上,都令刘备师徒俩十分嘉许,所以当刘辩重谈退位之说,他也不再坚持立场反对;可是就在二人欲瞒着那并不知悉的刘协研究琐碎时,託他之赐替代辽东太守的李敏,跟亦官拜「按察司」的陈宫连番两项情报,却令已先接见前者密使而震惊的刘备不得不暂缓此议。
「公台,你确定从乐浪郡取得的线索---可靠吗?」为求谨慎,与少帝共同宣召陈宫后,刘备一开口即问:「袁绍那廝,果真于此地偷渡离岸的?」
似恐惧消息错误而影响决策的陈宫立刻点头答道:「卑职担心这已事隔数年的指证会有出入,不仅曾往辽东访查,更与探得隐情的『特蒐组』成员,将当初歷劫生还的渡翁给带来洛阳了;如今人已在殿门候旨。」
「快,请他进殿!」怕风声走漏,特地选德阳殿内议事的刘辩忙说。
不一会,由特蒐组两名干探引路的那条五旬削瘦汉子便于一步一拐间,走进门内向皇帝叩着头道:「草---草民王荣,叩见皇---皇上。」
「免礼,老丈起身回话吧;」虽迫不及待想得知其中原委,刘辩仍望向恩师尊重的说:「大将军,就有劳您亲自来询问这位王老丈了。」
「既如此,微臣即放肆潜越---」先仔细瞧那仅五十岁左右却已头发花白且满脸沧桑的王荣,确定此乃穷苦人家特徵的刘备便问道:「王老丈,你在乐浪郡的遂城县外已住了多久?平常都以何为业?」
见传闻中的「战神」居然恁和蔼亲切,王荣这才放下忐忑的心恭答说:「草民打出娘胎就没离开过咱『蚌坞口』,一直靠渡客维持家计;不过直到五年前遇上那煞星落水逃难,方把营生担子给结束掉------」
「王老丈,因事关重大---;请你再说得清楚些。」刘备切入正题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