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味深长的炯视丁原,灵光一闪的刘备便套用起某位抗日领袖之名句道:「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群策群力,誓驱韃虏!」
忽与高顺起身向刘备抱拳,面带羞愧的张辽终于朗声说:「请主公宥恕我等先前之无礼,张辽、高顺今后愿随君侧,共保大汉疆界!」
* **
为避免提早和黄巾教眾衝突,离开晋阳的刘备一行人并未选择捷径由冀北直赴幽州,而是沿新兴郡各县绕往蓟辽之目的地:代郡。
途经雁门郡前,刘备自先对甫收三人说明了尚缓取代关务军防的原因,尤其是曹性这急于和匈奴一决死战的神箭手---;幸亏报仇心切的他也看得出新老闆有不同于旧主之壮阔胸怀,听了主公分析完天下未来大势,就欣然接受上党暨寨军的箭术教练职位,并与张辽、高顺自告奋勇的随往鉅鹿助破「仙界门」、「修罗会」等邪教总坛。
对那位正统到险被诸侯私拥为帝的幽州代任刺使刘虞,亦须称其为叔的刘备倒没打算用制丁原之法激他防堵狄夷,因为史载刘虞任内颇得边境鲜卑、乌桓、夫馀、秽貊等部爱戴,且开啟上谷胡巿之利源,通渔阳盐铁矿產之盈饶,致力发展农耕及养蚕业才一年多,即让这块贫脊州郡变成了适居乐土;他被一手提拔的公孙瓚害死不久,乌桓峭王及司马阎柔甚至还号召各族的数万青壮欲起兵为刘虞报仇呢。
同为汉室宗亲一脉,刘备确信此番交涉应该会比在晋阳城时来得愉快些,至少不可能再发生兵戎相见的窘况------。
反而是昔日同窗学艺的好友公孙瓚较令自己感到头痛;熟悉三国史的刘备知道此人勃勃野心绝不在曹操、袁绍之下,谋弒刘虞篡夺幽州军权后虽频以精锐的「白马义从」杀得乌桓各部狼狈败逃,亦有使他崭露才华的举荐大恩,不过穷兵竇武及眾叛亲离的结果,仍是落得易京焚台而亡。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