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地方还是五二二学制。因为师资资源少,学生也少,整个高一高二都只有一个班,一个班四五十个人,都是来自附近的村子还有镇子,因为更好的高中是在县城里,这里跟县城距离有点远,所以附近的镇子也会选择来这里上学。
不过公社高中的教学成果不咋样,几乎没有考上大学的,去年只有两个人考上了大专。
不过对比其他规模更小的公社,远山公社这个成绩也算可以了。
六零年的时候国家高考统一招生外国语还是俄语,这个对他们五个来说有点麻烦,因为都没有接触过俄语,就是邹茜玲这个外国语学院的,都没有选修这个专业。
但好在政治这一科问题不大,怎么说他们穿越过来也有一年多了,老早就摸清了大概的政治环境,就是真遇上不会做的题,那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编一通。
此外还有国文,数学等等,因为考虑到了以后的政治环境,没有选择文科,五个人都选择了理科。
理科对他们问题不是很大,当初文理文科的选择并不是按照各自擅长,而是按照以后要选择的专业来选的,小高考他们都考的不错,后来上了大学也有做过家教兼职,做过家教的都知道,高中理科和英语老师都是高酬劳的,为了靠自己住上小公寓,周六末拎个包去兼职一下是正常的事,大一的时候是出门兼职,大二口碑打出去了,线上授课照样赚钱。
因而就算俄语成绩大扑街,但是其他科综合起来照样达到高中水准。
最后公社校长亲自给他们注册了学籍,并且满心高兴,一开始以为是塞草包进来度个文凭,碍于萧念白公社领导身份不好拒绝,故而才给了这个机会,没成想这成绩都不错啊,户籍上是农民,政审也过得去。那当然给过啊。
不过,“要不从高一开始学起?这俄语再努力一把,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