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生,即使他也在印度背叛了他,但最后他还是依照亚歷山大用穀粒示意的那个简易的规划,建造了亚歷山大城这座港口,并按照他的愿望,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和博学院。
但是,就像每一位坐在王座上的统治者所做的那样,他也为歷史杜撰了大量不实的内容:是亚歷山大在行军的途中,因怀疑菲罗塔斯的忠心而杀死他与他的父亲帕曼纽;是亚歷山大在酒后的暴怒中刺死了出言不逊的黑色克利图斯;是亚歷山大在俄庇斯处决了那些一再抗命的部下,并把那些背叛他的马其顿老兵遣返回乡;是他在巴比伦因对好友赫费斯提翁的突然去世,备受打击并饮酒过度,最终引发热病而亡。
伊奥斯又想起年少时与父亲同行的旅途中,那时面容已经显得十分沧桑的乌拉赫斯,曾和他说过,自己在做樵夫以前,是一位马其顿的逃兵。他就是从那时看不起他父亲的,他认为他怯懦、衰弱并且愚蠢,他一再的向他的父亲强调,母亲已经无法回来了,而父亲的执着并未打动他,反而常常激怒他。
直到在阿斯兰伯林中的小瀑布前,他的父亲向他懺悔,并告诉伊奥斯,他自己就是杀死他妻子伊南娜的兇手。那一刻,一切都改变了。那身穿黑袍手握弓弩,与祆教徒们为伍的人,那带给小伊奥斯一生阴影,挥之不去噩梦的人,不是什么隐藏在黑暗处的魔鬼,竟然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亲,那个他确认过无数次,比任何人都要爱伊南娜的父亲;巨大的震惊和疑问让伊奥斯完全陷入了错愕与失神,而他的父亲并不打算告诉他关于他身世的真相,以及杀死母亲的原因,以一句『你会恨我』作为继续隐瞒的藉口。是的,他当然会恨他,他为了自己那虚无縹緲的梦想,拋弃了他的军队,拋弃了他的世界,拋弃了一切却换来这最贫穷、低贱且荒唐的后半生;更是因为他伊奥斯·卡夫索,本应是这个庞大帝国的继承者,托勒密笔下的亚歷山大四世皇帝。
但怨恨他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一切仍然是巨大的谜团。母亲的死,父亲的动机,所有秘密的关键都落在了那首诗上。伊奥斯就这样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继续寻找答案的旅途。从挝西史达和其他人口中获得的支离破碎的资讯,难以復原完整的真相,直到今天,在经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