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协议,解放军便在其第四纵队包围线上,让开一条通路,在黄维预定之突围时间早几个鐘头,让廖运周急行出去,又把缺口给封住。黄维和吴绍周以为廖师突围成功,大部队就跟着行动,被碰回来才知道廖运周率部兵变。
黄维乘合围尚不严密,以4个师兵力为先头,向东南方全力突围失败,军心不振,只得固守待援。第十二兵团从澮河南北之线,向固镇方面撤退时,因时间耽误,解放军已大量涌至。此时国军被动挨打,第七兵团被歼,徐州东线暴露;徐州往蚌埠之退路,因中原野战军佔领宿县而切断。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合围,有被全歼之危险。
11月28日,杜聿明奉召飞到南京,参加官邸会议,经过共同研商后,杜聿明为保持高度机密,又单独向最高统帅作报告请示,决定放弃徐州,由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从徐州西侧,经永城到涡阳、阜阳地区,以淮河作依託,再向敌军攻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同时电令黄维坚守待援,不可轻动。此一方案确定后,杜聿明即刻飞回徐州,部署行动。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官刘峙离开徐州,调到蚌埠指挥第六兵团、第八兵团再次北援,由杜聿明于11月30日放弃徐州向西南沿永城、涡阳撤退。杜聿明率徐州主力30万人南撤。
华东野战军发现国军撤走,即以7个纵队30万人拦截追击。
由于南线「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在固县受阻」,缩回蚌埠,华东野战军又从南线另抽调3个纵队加入北线围攻杜聿明集团。杜聿明途中接到蒋命令向东南出击,转攻东南解救黄维第十二兵团。
12月4日,华东野战军将由徐州西逃之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包围于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
第十六兵团协调错误,自行突围。华东野战军将突围之第十六兵团歼灭。
12月6日,孙元良兵团主力被歼。12月8日,华东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