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骨架没问题以后,要仔细的糊上宣纸, 糊纸前在宣纸上写画出想要的图案即可。若想花灯更美, 则用小刀在宣纸上雕出花纹,待夜幕降临, 点上灯中蜡烛, 烛光透过缝隙照出来, 亮晶晶的很好看。
……
中秋夜月如银盘,水映圆月,秋风习习,月圆人也团圆。祭月结束以后,陆宅上下和安山村的村民们到了河边。
“燃灯喽——”
随着小孩儿的一声高呼,二太爷点燃了一丈高的灯架,这灯架用竹竿制作而成,上悬灯笼,内至蜡烛,点燃后火树银花,格外璀璨绚丽。
灯笼上还贴着灯谜,猜中的人可取下这盏灯笼提回家去,不仅如此,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励,每一个灯笼上都编了序号,奖励将凭序号领取,一般是红头绳、鞋垫、月饼等常见的东西,二太爷备来给大家助兴的。
考虑到识字的是少部分人,所以这灯谜简单,并不拘泥于猜字、典故,反而放了很多俗语上去,识字儿的人帮着读题目,不识字的也能猜。
灯光映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好像河中也有一个大灯架似的。
人们团团围拢在一起,叽叽喳喳的猜着谜语。
若陆彦生独自来,祭月点灯后他必定即刻就回,不凑此等热闹,但有陈五娘在,这热闹是非凑不可。小娘子扯着他的袖子,“快走快走,我们也去讨个彩头。”
传说猜灯谜得来的灯笼挂在屋檐下,有保平安之效。
陆彦生担心人多挤到了陈五娘,掰开她扯袖子的手,将其牢牢牵紧,然后让陈五娘跟在他的背后,他伸手拨开人群,往里面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