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话音甫落,三爷匆匆跑了过来。
三爷头戴一顶草帽, 下穿打了补丁的布裤子, 上面是麻料褂子, 浑身晒得黑黢黢,一点都不像富贵人家的爷, 陆宅里有些好穿戴的管事都比他体面。
“老七, 等等!”三爷得了信儿后, 一口气从田里跑回来, 路上没歇过, 跑得他上气不接下气,汗水哗哗直流, “听下面人说, 你发现称重有问题?”
三爷也是个耿直性子,直来直去的, 他说着对陈五娘微颔首, 算是打了招呼, 陈五娘福了福身。
她还没弄懂七爷发现了什么,树下还是太热了,七爷已经待了半个时辰,再留下去恐引发暑热,便提议道去小账房议事。
三爷连声说好,他一不留神忘记老七是个大病初愈之人。
原来陆彦生在看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细节不对。
稻谷收割以后,工人会将谷子连杆带穗一起捆扎好,然后一捆捆垒到牛车上,拉回陆宅到晒谷台卸货,并上秤记录下重量,陆彦生的任务便是核对牛车运输的次数、重量,算出总数登记在账簿上即可。
但他留意到了一个细节。每一车的谷子都会在总重上刨除二十斤的重量,问了小账房的老伙计得知,一车谷子大约是六十捆,每捆都会用麻绳扎紧,一条麻绳大概是五两多一点,六十条正好是二十斤。
陆彦生又问,怎知每条绳子是五两重,老伙计答一贯如此,前几年有人称过。
“去随机取五根绳子来。”陆彦生决定检验一番,结果绳子取来,上秤一称,竟然只有二两的均重,算下来一车多扣了十多斤斤重量,每日少说有百车,整个秋收算下来,会差数万斤的差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