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有。」荀彧扬起三指来,「理由有三。」
「其一,敌军知晓咱们若要破关,定需舟楫相助,才能渡过黄河天险;但前些日子船舰遭夺,经过半月,即便将士日夜赶造,若要供大军渡河之用,数量仍是吃紧。因此,咱们只得以鍊连缀船舰,搭上木桥,以利大军渡河。就如文和所言。」他望了贾詡一眼,而后又道:「船舰相鍊,自然以火攻最宜……正巧给了敌军可乘之机。」
「其二,若咱们赶造船舰,多等几日,逆流河水而上,来到蒲阪津,欲登彼岸;彧方才所言,敌军将船舰分作两半,一半行于河水之上,另一半系于津口之中,津口中的船舰不仅阻挡咱们去路,更能作为引信。当咱们将士登岸后,立刻引燃船舰,再以伏兵夹击之,不仅使将士退无可退,更能再次重创我军,并且使咱们的船舰化为乌有。」
「其三,咱们知晓西凉将士不善水战,敌军夺走船舰之后,必不可能将之作为水战之用,若是如此,要这些船的意义究竟何在?稍加思索,也就庶几明瞭矣。」
曹操拊掌,经荀彧这般提点,恍然大悟。不料在场三人,听了荀彧见解之后,可有一人,不大服气。「文若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说话的人,正是计策遭荀彧推翻的贾詡。
「但推测也只是推测罢了,别忘了方才士兵所言,那儿连个敌军人影也没看见。话又说回来了,即便真如文若所料,那咱们岂不是受制于敌军,不用渡河了?」他目露精光,望着荀彧的眼神,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这……」荀彧托着下顎,逕自苦恼。
「再说了,就算敌军早有准备,丞相若能先引军至蒲阪津,亲自督军坐镇,再由深諳水性的徐晃、朱灵将军,挑拣夜深人静之时,率军渡河,待咱们大军结妥了阵型,饶是西凉军勇猛善战,也不一定是咱们的对手。」
「丞相,不管如何,需趁现下孙吴、刘备羽翼未丰之前,先行击破西凉军,否则拖延时日,不仅消耗军粮、钱财,亦有腹背受敌之忧,请丞相明察。」贾詡向曹操长揖,还不经意的,回望了荀彧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