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在祝子翎的点拨下做出了新鲜东西,大臣们本就很是期待,直到听容昭说要花上千万两银子修路,这才迟疑反对了起来。即便容昭登基抄家抄了不少银子出来,这两年的税赋也比较足,但上千万两银子也绝不是小数目,哪能随便一说就支出去。
不过等到亲身体验过水泥地后,众臣便是又惊又叹,也不反对拨款修路了,只是要求一段段修,这样财政支出也可以分摊到许多年里,不至于一下子要拿千万出来。
其实容昭原本的打算就是这样,毕竟想要一口气把全国的路修完,水泥的产量也没有那么多。
于是等那几位发明人终于到了京城的时候,水泥的大规模应用都已经先敲定好了。
容昭不光给几人大笔赏赐了一番,和祝子翎商量过后,干脆增加了一个研究所的部门,内设职位博士、研究员等等。只是闲职,不用上朝点卯,但有俸禄,也算是当官了。
冀州府的精研坊招到的人,大多都是无心科举文章,以为往后都无缘仕途的。在这个工匠地位不高的时代,便是做出了难得的好东西,也不敢想自己能封爵拜官。
即便容昭给的赏赐丰厚,让他们不缺金银,可官员跟平民的地位差距还是难以弥补的。
如今容昭为了更加调动起这些人才的积极性,便想到要拿官位做激励。没有实权倒是无所谓,毕竟对这类人来说,实际当官处理政务多半属于不擅长也不需要的内容。
容昭把想法跟祝子翎一说,祝子翎就很赞同,又借鉴了一下未来世界的设定,提议弄一个研究所。
与国有益的人才,地位肯定是不能低的。
要知道在未来世界,便是到了末世里,顶级的科学家比一些官员首脑和顶级异能者都要更受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