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耳见众人似懂非懂,但司马旦的言语已力求简单通俗,这么复杂的事情,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教育才可以得到理解,幸好这里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民众也开悟了不少,现在最主要是与各宗族领袖作深入沟通。
于是龙耳便邀请各头领长老留下,到王宫继续详谈。
波斯人乃城中各族见识最高者,因为他们的商队,也经常到达西方诸国,这时受到邀请,不禁又惊又喜,欣然接受。
匈奴族本来就是部落形式生活的族群,对他们来说部落大事由众人商议也很正常,他们心中对国王权力的承认本就建立在互惠互利的逻辑上,故此也很容易接受。这只不过像单于受部落头领推举而已,在古时,乃正常不过之事,故此,他们也非常理解司马旦的话。
司马旦本来认为大月贵族最难接受改革,因为怕失去绝对统治地位。
但其实他们非常支持。
国舅吉祥星说:“以前在国王传位时总提心吊胆,现在不用了,况且我们的财产还是一样,以前是用金银召集士兵,总觉得有一天他们反过来抢我们的财宝怎么办?月氏人打得过吗?现在如果执政官司里能有一个是贵族,便不会对我们太不利了,用些金银在元老院内叫多些人推举我们不是更省钱吗?”
也有贵族说:“以前虽然叫贵族,但他们恭敬我们,只是因为我们能维护他们的生活,如果有一天不能使他们满意,他们暴动起来可惨烈了,看看王宫建得多坚固,便知道我们有多怕,以后晚上可以睡安稳觉了!”
最大的阻力其实是汉人,这些原住农民不明白司马旦说什么,也没有什么兴趣,只知道自己也不反对便是。不同宗族之间也很难推举出代表,有些更因此大打出手,死了十多个人。
至于流亡在这里的赵州道的难民,司马旦还是按军事编制,以千夫长为元老。
为了保持元老院的活力,元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