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到社团教室找他,他听完老师讲戏就会回去,不会超过六点。
他加入话剧社除了自己演的角色以外,偶尔也会尝试和社员互换角色对戏,有些社员在某种戏路感觉抓得特别好他也会向对方请教,他总觉得不管什么样的角色都是他体会不到的人生。
好比在家里林姨他们会叫他“小五少爷”,而他这个少爷和那位“三少爷”又是完全不一样的,纵然家世背景都很优秀,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虽然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又会因为个性思想,或是身处的环境而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笑着哭,有的人哭着笑,什么叫悲从中来,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这些自然而然就会產生的情绪一直都不是他会去思考的事,却在进入话剧社后慢慢地思考箇中不同之处。
他演这个人,他就在戏里背负着这个人的人生,虽然照着剧本演,可是但凡他对这个人的言行举止有一点不解或是怀疑就无法融入其中,然后就是夏振羽喊的“卡卡卡卡卡,角色灵魂出窍了”。
夏振羽说不是演每个角色都需要感同身受,但理解却是必须的,你不能对你演的角色產生一丝动摇,你要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你演的是他,不是你,就算你觉得不合理那也下戏后的事。
演员演戏,当然除了剧本外也要尊重演员。
若是演员对角色有不一样的认知可以提出来,和编剧或原作者讨论是否需要改变表演方式?
对一个角色,演员、编剧和原作者看待的切入点自然不同,有时适当的改变往往能更丰富一个角色的设定及存在感。
容盺一次次的排练一次次的改变自己融入角色的方式,有时一句台词因为情绪不对重覆说好几次,说到嗓子都快哑了才过,这在他自己练习时当然无所谓,但若彩排或演出时还这样就会拖到别人的戏。
当然现在大家都会互相体谅,加入话剧社的都是对戏剧有兴趣的同学,但别人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