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前线拼杀的四个步兵连、有在红军后方和老a侦察兵的战斗、有陈军这边和齐桓一部的战斗、有高城和袁朗的追击战,还有武装直升机的空袭。
同时有四个地方在持续战斗,不断会有新的数据刷新要汇报。
加上战斗又是进行在晚上,导演部哪怕派出了大量的裁判盯着,黑灯瞎火的也没法第一时间统计。
也就是说。
红军即便有人淘汰被击杀,等现场裁判收集数据传回导演部,这中间是有很大的延迟性。
短的话也有一两分钟,慢的话甚至会三五分钟。
这就导致红军火炮部队发起袭击,打掉蓝军指挥部的时候,导演部这边记录的数据比例,红军战损只有百分之四十八,并没有达到获胜的标准。
可这只是导演部当时的记录,并不是真正的红军战损比例。
实际上在红军火炮开炮之前,蓝军部队还干掉了更多的红军战士,只不过数据还没来得及传上来。
数据没有传上来进行统计,不代表没有把人给击杀掉。
所以。
等后续数据陆续传上来后,导演部重新统计就发现了不对劲。
蓝军也达标了!
由于红蓝双方打得太过极限,在此之前压根就不知道谁能获胜,直到最后那么几分钟才决出胜负。
导演部也没有办法精准判断……
究竟是红军火炮连的炮弹,先一步炸毁蓝军的指挥部,还是蓝军的地面部队,先一步干掉了足够多的红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