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走在水泥道上,易然心情大好。
同时,她注意到平日冷冷清清的河溪村也热闹不少,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河溪村。来往的人有男有女,面孔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大部分是中年人,也有不少五六十岁的干瘦老头。
他们三五一群,一路说说笑笑,肩上还扛着铁铲、锄头、镰刀,甚至还有编织筐的,全部往河溪村后山去了。
易然了然,这些村民看来是自家老爸雇来清理荒山上的杂草树木。
“我们家租下来的荒山不能用大型机械清理杂草,你爸本想请村里人帮忙慢慢收拾。毕竟明年春天才开始种树,半年多呢,不怎么急,”易妈递给易然一杯茶水,继续道,“没想到其他村的人听到消息也赶过来了,都是邻里乡亲的,你爸不好拒绝。正好,人一多清理起来就老快了。”
易然一听就明白了。
农村人一年到头的来源收入是有限的,农忙时种田种地,农闲时除了施肥、除草之外,他们还另外去打听周边哪里有活干。无论多远,只要知道有哪个地方正在招人,他们就立马和同村的人一起前去打短工。
因此,他们常常半夜四五点起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只匆匆洗漱一番然后揣着装有稀粥的大瓶子出门,十几个人顶着寒风坐在轰隆隆的拖拉机上往目的地赶去。到了晚上又披星戴月地赶回来,一天下来累得腰都挺不直,就为了赚些零钱贴补家用。
河溪村和周围的几个村相距不远,骑个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不用跑很远的路。如今听到河溪村正在招人清理荒山,其他村的村民哪里肯放过这个难得的赚钱机会,纷纷不请自来,想要找活干。
易然伸手接过茶水,道:“挺好的,我只从国外带回桃树种子,等荒山清理完了,我就种下去。这个时间播种,成活率会高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