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的村妇们嚼一阵子舌根了。
这事儿的起源,还是沈家老太太,也就是沈韫玉的祖母,在会考前夕,请了个老道来给沈家二郎沈韫玉卜算,竟算出沈韫玉将来会遇一场危及性命的劫难。沈老太太闻言心急如焚,忙求化解之法,老道提笔落下几字,言寻到与纸上生辰八字相同的女子,放在沈二爷身边,或可替其抵挡灾祸。
沈老太太爱孙心切,当即命人拿着生辰八字四处找寻,最后寻到的便是邻村柳家的女儿。
要说这位柳家女,闺名萋萋,也是个苦命人。七八岁的年纪,爹娘就相继去世了,她自小在祖父母膝下长大,与叔父叔母住在同一个院中,没少干粗活。后来,柳家老爷子没了,老太太重病没钱吃药,恰逢沈家上门,欲以十两银子纳柳萋萋为妾,在叔父叔母的怂恿逼迫,和祖母病情日益危重之下,她无奈点头,翌日一顶小轿抬进了沈家。
这纳妾的事儿,沈老太太也晓得沈家二郎不会同意,便自作主张,趁着沈韫玉赴试不在家,将人接进门,还去官府递交了妾书。等沈韫玉回来,反对也无用,一切已成定局。
这般目不识丁,愚昧无知的女子自不得沈韫玉喜爱,听闻她进门后,沈韫玉一回都不曾踏进过她的房门。次年,沈韫玉科举及第,在金殿之上被陛下钦点为探花郎,在京城做了两年官,稍稍立足脚跟后,他才将住在迹州县城的家人接去了京城。
沈韫玉当年回来,不少人猜测,那柳家女此番定是要遭到摒弃,可出乎意料的是,沈韫玉竟将那柳萋萋一并带了去。
原来是因为沈老太太坚持,倒也是怪不得了。
想起沈家老太太,沈大奶奶面露惋惜,“说来,老太太也是没福,这沈大人有了出息,在京中做了官,好日子才开始呢,没想到,才不过来京城一年多,老太太就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