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最为积极,这货可是特么赵匡胤的老上级。
这些人都有自己的门生故吏,孙悦自己更是在新军中留了不少的旧部,这里每天晚上又都开派对,于是这些将领就隔三差五的往书院上跑,孙悦也就让这帮人有事儿没事儿的帮着一块参与参与,同时他和那帮老帅还能集思广益的传授那些一线将领一点军事经验,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事情发展到这儿,倒也还算是一切正常,然而事情很快就特么跑偏了。
书院么,哪有不收学生的,很快,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甚至外族的,只要是手里有兵有权的,都把儿子送了过来,由孙悦领着那帮老将军们亲自授课,传授兵法,表现格外良好的还可以成为他们的助手,帮着修书。可以想象,未来十年的大宋新军之中,稍微上的了台面点的高级军官,都将从此而出。
再之后,孙悦又说什么有教无类,号召京中及各方节度使、防御使、将各人手中表现的比较好的,识字的基层军官,尽数派过来参与兵书的编写,说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演练和推演阵法。
其实谁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唐朝时候的宿卫啊!军官训练营啊!这些兵学成之后纵使比不得那些将门虎子,也绝对是天下兵马中的中坚力量。
如此一来,军中现在及未来二十年内的上、中、两级军官居然就这么全都握在孙悦的手中了。
更绝的是,孙悦还借口修兵书要查资料,天天安排那帮小翰林们往他这跑,那帮翰林也挺愿意去,可问题是,翰林院本质上可是皇帝的秘书处啊!是属于中书省下面的!
至此,孙家退而不隐,大宋旋转门的第一步差不多也就完成了,政事上不论,军事上的事儿,哪个人员调动他插不上嘴?两百人以上的调动,不出半个时辰这边就能得到消息,甚至于就那几千个‘帮助修书’的精兵,自成一营都有点凶,完全不受枢密院节制的啊!!这不就相当于孙悦的私兵了么?要知道理论上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也不过用了八百私兵而已。
旋转门的精髓,就在于这层牢固的双向影响,退政从学的大佬,靠那些一线事业上的学生保持对官府的影响力,而这份影响力又切切实实的保障着学生古吏们的前途。如果这其中再加上些许师生之间的伦理大防,和崇高的有点过分的个人威望,以及一个只手遮天的爹……这特么好像几乎就是个死循环。
赵德昭不由得有点懵了。
怪不得孙家父子对他大肆使用宦官的反应虽然激烈,却并没使用什么神鬼莫测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