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故事本身的语言描绘得一点渲染力都没有,但是不知为何,我却深深被它所吸引。
“季札如何做?”
“让国于光!”阴兴冷笑:“吴季子载于竹帛,备受世人推崇,无非是称其贤德。他本该是吴国名正言顺的继嗣者,最终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让掉了属于自己的王位换成是你,你给予他何等评价?”
那个瞬间,脑海里电光石火间浮出刘阳的回答,我心猛地一沉,那四个字不禁脱口而出:“愚戆无比!”
“真不愧是我的甥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情傲气,居然敢如此讥损世人吹捧的圣贤之人!”
我怅然退后,心乱如麻。
吴季子是吴国名正言顺的国君,最终让出了王位,刘秀对刘阳说出“吴季子”这难道是在潜意识中将儿子比作了季札?
如果这个作比本是无心之言,那么阳儿的回答无异于将深埋在那颗幼小心灵下的“野心”对着自己的父亲,汉帝天子全盘托出。
刘阳知道吴季子是谁,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所做的圣贤之举。
让国?
愚戆无比――
“娘你为什么要让?为什么?如果你是皇后,我和妹妹们便不会被人欺负”
“如果娘是皇后我大可像太子哥哥一样威风,不不是!根本没有什么太子哥哥!娘如果是皇后,庶出的他怎么可能成为太子?这个国家的太子应该是我才对”
三年前我便早已知晓这个答案了,不是吗?
当那个只有六岁的垂髫小儿站在我的床前,咄咄的发泄不平的时候,我便早已洞悉他隐藏在内心的答案。
我的阳儿不可能成为吴季子,即使他的命运因为我的过失,无奈的与吴季子站在了同等的窘境,但是他的最终决定,绝不会和吴季子相同。
让国?圣贤?
狗屁不通!
所以,吴季子――愚戆无比!
削王
从新莽地皇三年刘?t率族人、宾客于南阳起兵,到如今建武十三年,刘秀由二十七岁的青年,跨度到了四十二岁的中年,十五年的征伐、平乱、光复,无止无休的战争蹉跎了多少青春,挥洒了多少鲜血、埋葬了多少生命,才换来今天这样天下一统的局面?
回想十多年前刚称帝那会儿,颠沛流离,朝不保夕,谁也无法保证刘秀作为汉帝能在众多的霸主中脱颖而出,最后勇折桂冠,在乱世中留存下来,开创万世基业。
打天下、平四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