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好,那我不问了。”我低声又道:“倒是另外一件事,好奇想要问你。”
褚钰扬了扬眉:“什么事?”
“你不封禅吗?”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本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但古往今来的帝王为了表彰自己的丰功伟绩大多会在即位之后便去泰山封禅。
《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换句话说,君王不仅需要得到百姓的肯定,更需要得到上天的肯定。
前日在路上撞见允毓,听他淡然的提及这件事,说褚钰被那群主张封禅的臣子烦的够呛。
我问起褚钰并非是我也想劝他封禅,而是对这件事很好奇,我有些看不懂褚钰的想法。
褚钰认真的低声说道:“封泰山、禅梁父,古往今来有七十二代帝王,又有嘉禾生出、凤凰来仪等种种祥瑞不召而至。孤自知所有的福气都用来遇见了你,便不敢再生出封禅的妄想。”
我闻言心底涌出感动情绪,他眉目里充满了认真神色,但语气却淡然,就好似这件事本就是这样的。
我压住心底的悸动,笑着轻问:“那你如何对付那帮臣子?”
褚钰侧头瞧我,唇角透出一抹狡黠:“那还不简单,装病呗。”
金史记载:金崇元三年四月,帝有疾,而未能封禅,同月,皇后苏氏行大典。
册封大典设在椒房正殿,殿宇坐北朝南,殿前设有双阙,是后妃居所里最高规制的建筑。自我住进永安宫的时候,这座宫殿便空着,父皇没有准任何一个人住过,宫里的人也都不敢提及。
彼时我穿着鲜丽的十二单衣,裙裾曳地,足足拖了十几尺,宫侍为我挽起凌云髻,点鹅黄染朱唇,沐浴熏香折腾了一早上,终于在天色微曦时分,将我送至椒房正殿。
正殿双阙,我走上汉白玉的台阶,二丫亦着繁华宫衣,跟在我的身侧,一步不落。
两侧有百官默立,大家纷纷安静的瞧着我,而我的眼里只有站在高台上的褚钰。
几十级的台阶,我一步步走上去,和褚钰离得越来越近。
他长身玉立,墨发玉冠,也穿了一身正统帝服,眉眼间难掩温和神色的注视着我。
我唇边不自觉的浮出笑意,走上高台,站在他的身边。
这时礼官出来宣读皇后册文,然而我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