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忘记一件事,伊周一听立刻否决:「这太过头了,藤原道长一党有罪归有罪,但其下一代多年纪轻轻涉世未深,罪恶距之太远,毋须他们承担。」
臣子们对伊周的意见感到失望,份量与功勛最高者竟持相左之意。
不过藤原公任不晓得心存何念,仿若针对伊周而来的道:「准大臣您自然持反对见解啦!谁教您的女眷即是源致明此等大奸大诈人之女,偏袒之对其他人未免太不公平了。」
此语宛如醍醐灌顶点醒眾臣,大家纷纷将矛头转向伊周:「准大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身为汉学博士的您理当了解吧!」
「行事有失准则,如何服眾?」
「是啊!倘准大臣这般刻意偏袒,那么谁也不服!」
抗议声在左近卫府此起彼落,声音大到连府房四周的帷幔都跟着飘曳,令伊周相当的为难。
事至如今,伊周一直没让千代知道这件事,被擢升为太政官之首,相关声浪越加翻腾。
阵定的定文送到居贞手上,他一口乾脆表态支持清除几名主事者的直系子孙,不过卡在源千代这敏感的节骨眼,居贞心生一计。
居贞怀抱着对原子之死的恨意加以报復,令检非违史厅大肆搜捕道长与其党羽的直系亲属。
身为天皇女御,亦是藤原道长次女的藤原妍子难辞其咎,自縊谢罪。
而彰子则因贵为一条院中宫,又是敦仁亲王生母,地位难以撼动,故倖免于难,继续享有昔往上东门院的富贵荣华。
千代的部分居贞则故意闭口不谈,将决定权留给伊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