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虽不乏巧计险谋,但多数时是以谨慎为重的,行事稳重,然而今日……他触及柳从之亮极的目光,微微一怔……今日,这个一贯以城府深沉、从容应变著称的人,也是难掩兴奋了啊。
袁承海忽然想起柳从之传往宣京的书信,里面有一句话是:游子归乡。
柳从之是游子归乡,他又何尝不是?袁承海生在宣京,长在宣京,袁氏一门书香门第,两代大儒,声望极高,然而逆子反叛,以至全族流离失所,清誉毁于一旦。
种种恩怨,至如今,终是个了局。成王败寇,自古如此。
柳从之主意已定,其余人无有不从之理,大军鱼贯向前,直逼宣京城门。柳从之身披盔甲,腰负长剑,胯下坐骑神骏,身为主帅,却是一马当先,浑然不惧。
他身上儒雅气息向来极重,模样俊美,平素谈笑风生,像个文士多些——他本就是文士、名相,此时做武将打扮,嘴角仍然含笑,周身不见丝毫凶戾,只显得英气勃勃,气度从容。
在他缓缓逼近宣京的同时,宣京城门同样缓缓打开,先是缝隙,而后缝隙缓缓扩大,先是一人宽,再是两人宽,再是一丈,两丈,终于彻底洞开。
一人身着龙袍,静立于城门前,正是薛寅。
薛寅立在风中,身上裹着龙袍,被吹得嘴唇发青,第一眼就看见了策马而来的,名满天下的柳从之。
初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以一人之力改写时局的人物,薛寅心中的第一个念头是:早知道姓柳的胆子那么大一一个人跑那么前,他直接在城门后安排弓箭手不就行了么?千金难买早知道啊!柳从之不是据说是个行军非常谨慎的人么?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已经看清城门后情势的柳军再不迟疑,加速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