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金丝眼镜,梳着三七分头。
再次强调,文化人不一定戴金丝眼镜,但戴金丝眼镜的也不一定是文化人,也可能是衣冠禽兽。
话说回来,孟涛的确是文化人,今年四十二岁,魔都复旦大学金融管理系毕业的硕士生,年轻的时候写过两本首日都有三千册的畅销书,三十多岁的时候创立《华都日报》。
总结来说他的前半生是成功的,是辉煌的,是勇攀高峰的,是无所畏惧的……怎么语气有点不对,现在还不是孟涛的追悼会。
讲真的,孟涛作为《华都日报》的总编,之所以能够带领报刊蒸蒸日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小说板块!
地球之上,有一个叫查良镛的人在1959年创立了《明报》,然后仅仅32年,明报集团的盈利就接近一亿元。
瞧清楚,是盈利接近一亿,并非总市值,想想都是恐怖如斯,那是九十年代初。
金庸依靠的是一部一部的武侠小说,硬生生的将明报捧起来了,但地球也只有一个金庸,蓝星之上更是一个都没有,孟涛也不是类似于金庸的人物。
只不过孟涛做了一件聪明的事情,在《华都日报》开辟小说版块,每天专门有五篇到三篇的短篇小说,在上面刊登,也正是因为这个革新的举措,祭奠了《华都日报》的崛起基石,创造惊艳销量。
白云苍狗,时间挪移,近几年,互联网时代的崛起,无论是新闻还是出版行业都大跌,所以即使有小说板块,也受不住这个冲击,入不敷出,才被芒果电视台买下。
数年前,《华都日报》是第一批开辟小说版块,几年后的几天,又是第一批建立电子报的报社。
电子报建立,孟涛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用征文打响名气,所以此番虽奖金不多,但孟涛却要亲自把关。
几名编辑审一遍之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