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站出来响应张泽轩的那波人只一个冬天就赚的盆满钵满。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 听说张泽轩想要在北地建一座书院, 竟然有人主动找上门愿意投资。
“老朽要求也不高,只书院若是真的建成了, 给我那不怎么开窍的孙子一个名额即可。”
“对对对, 老朽也一样, 我那不孝子, 就给我留了一根独苗, 那孩子是个爱读书, 可惜不得其法, 一直没什么进益,老朽倒是想把那孩子送去外地读书, 又舍不得, 孩子也不愿意把我一个糟老头子丢下,若是咱们北地能有个书院, 不仅孩子能好好读书,平时日回来看看我糟老头子也便宜……”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短短时日不少人都主动上门表达愿意出一份力的想法,少数人只想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有的有所图(将来书院建成了,能给个名额给家里的不肖子孙),更多的则是只单纯想要讨好张泽轩,等张泽轩哪天又想到了其他赚钱的营生能带上他们。
有人愿意出资,这就跟现代入股一样,只要没有什么恶意,张泽轩倒也不排斥,只是占多少股本、让出去多少权利就需要斟酌了,另外这事情,张泽轩也觉得应该跟皇上稍微报备一下,因此在又一次给皇上上折子汇报北地事物的时候,张泽轩就顺带提了一下这件事。
皇上对此不仅没有怪罪还大加赞扬。兴致一来还御笔亲题连书院的名字都给起好了——嘉善书院。
有了皇上御批,张泽轩自然就没了顾忌,很快就在州府范围内靠南的位置买下了一块两千亩的荒地,并专门请人做了规划设计,然后开始召集人手动工建设。
另一边,他又给沈冀、沈为、邱邵琳、唐淼、岳父苏成康他们去了一封信,请他们给他推荐一些愿意到北地来教书的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