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矮星即v恆星,质量在太阳的0.8倍至1.2倍之间,表面温度在5,300k至6,000k之间。
(註二)棒旋星系是中间由恆星聚集组成短棒形状的螺旋星系,譬如银河系、仙女座星系、南风车星系、银元星系等皆属此类。
(註三)欧特云是一个围绕着太阳,主要由冰微行星组成的球体云团,距离太阳最远至2光年,为太阳重力边界。
(註四)赛德娜为一颗外海王星天体,由麦可?布朗发现。布朗就是在两千两百七十四年后为姬家桐介绍撞地矮行星「末日」的那位教授。
(註五)鬩神星是太阳系的矮行星,由麦可?布朗发现。
(註六)库柏带是小天体与太阳系形成遗蹟构成的圆盘状区域,在海王星外侧。
(註七)虽然从地球上看,「仙女座星系」的确很靠近「仙女星座」的「奎宿七」,但星系(ala)与星座(nstellatin)是两回事,「仙女座星系」与「仙女星座」二者所指并不相同。
(註八)流浪行星(ueplanet)是不绕任何恆星公转的行星。
(註九)闪焰(slaflae)是主序恆星大气层中电磁辐射的强烈爆发。
(註十)卡尔达肖夫指数(kadashevsale)将宇宙文明划分为三个等级,目前人类还不到最低等级的第一级,大约只有0.7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