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逝(註八),为了找个可靠的人去镇守这重要地区,秦王还亲自情商顏率前去接任。现在连这么亲信的臣子都反了,宣太后与秦王已不知道还能信任谁了。更想到那看来挺有问题的十万大军,不禁不寒而慄,不知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竟日寝食难安。
宣太后羋月与秦王嬴稷都不愧是了不起的俊杰,识时务又放得下,不用别人来劝,母子俩一商量,就决定向皇帝上表输诚,奉还封国,于是姬宇兵不刃血再下一国。姬宇封嬴稷为「穆泽公」,食良田三百公顷,世爵世禄,并封羋月为「月华夫人」,年俸五百金。
……
楚国与秦国奉还封国的这年;即中华两千四百年;或公元前278年,在希腊则是第一百二十五届奥运会的第三年,马其顿帝国与罗马共和国开战了。
罗马共和国在六十年前征服了拉丁人(註九),之后便不断向外扩张,随后的五十年间又征服了翁布里人(註十)与萨莫奈人(註十一),佔有亚平寧半岛的整个中段,成为一个极强悍、极具侵略性的新兴势力。
近十年来罗马更向亚平寧半岛南部扩张,这不但压迫了该地区各土着部族,也带给半岛南部沿海地带各希腊城邦的极大压力,并且开始发生军事衝突。其中一个希腊城邦塔兰托(註十二)见自己打不过罗马人,便就近向亚德里亚海(註十三)对岸的伊庇鲁斯求援,伊庇鲁斯的国君皮洛士(註十四)是以前咱们见过的那位埃阿喀得斯的儿子。皮洛士本来就嫌领地太小,与自己的公爵头衔不大配衬,这会儿接获塔兰托的求援,觉得这是个扩张领土的好机会,便欣然领兵跨海而来,和罗马人打了起来。
经过了两次战役,皮洛士连战皆捷,但本身也损失惨重。皮洛士见识到了罗马人的强悍与韧性,明白再继续打下去难免要败在罗马手里,来亚平寧半岛开疆闢土的想法终究是画饼一场。刚好此时特里纳基亚岛(註十五)的希腊城邦叙拉古(註十六)来请求皮洛士协助,赶走岛上的迦太基(註十七)人。皮洛士想想特里纳基亚岛上的迦太基军队没多少人,应该比罗马好对付得多,再说那儿也可以成为一块相当可观的新领土。于是他就放弃了在亚平寧半岛发展的念头,丢下与他併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