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陆地棉(註三)与马铃薯。前两项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而后者的生长环境需求与水稻相反,能成为与水稻互补的主要粮食作物。此外也会尽可能带一些别的植物回来,反正种类多多益善就是了。
渝河号往东南航行了六百三十公里?黔中海军率先使用公制度量衡了,而且并不採用海里、噚、节等英制?在济州岛北侧转向东北,航经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穿过津轻海峡进入北太平洋,沿阿留申群岛南方往东行驶。藉着北太平洋洋流的推送,加上盛行西风的助阵,渝河号的巡航船速达到了惊人的时速四十五公里。
过了大圆航线的顶点后,姬宇命航向转东南,乘着加利福尼亚洋流一直驶到南美洲,在哥伦比亚的好运湾(註四)的卡斯卡哈尔岛(註五)靠岸。渝河号此程航行了一万六千多公里,只花了十六天,有这样的航海老师和这样的船,太平洋似乎也就没那么大了。
那时的美洲人口十分稀少,除了犹加敦半岛出现了超过万人的社会之外,其他地区则散佈着一些仍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小村落。姬宇并不打算和这些美洲人接触,不想使船员们冒上不可测的风险,而且船员们也不像他那样身负绝世轻功,带着他们会大大拖累了脚程。于是他就一个人登上大陆,自己去找新品种的植物了。
姬宇登上大陆后首先向南方搜索,沿着安第斯山东麓一直走到的的喀喀湖为止。沿途找到了马铃薯、金鸡纳树、花生、蕃茄、四季豆、红腰豆、酪梨与甜椒,这些植物都正值果实成熟季节,正适合採果取子,所以姬宇带来的几十隻大大小小的袋子就都装满了各种种子,揹在他背上高高隆起像座小山。
姬宇把种子揹回登陆的地方,唤船员们驾小船来,将种子运上渝河号装舱,然后出发循原路去做第二次的採收,这样来回跑了好几趟才罢手。
姬宇接着向东方搜索,进入了亚马逊雨林。这片雨林广大如海,全然原始,彻底蛮荒,遍佈险恶的地形地貌,充满致命的毒蛇猛兽,任何人闯入这儿都是九死一生。当然,这些兇险是伤害不了姬宇的,只能算是一点阻碍干扰。而且他还用酒泡了宇儿剑的金丝楠阴沉木剑鞘,那散发出来的气味也使得虫蚁蚊蝇不敢靠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