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周室主动奉还才行。何况此事已让楚国出了大丑,若是自行收回黔中,那就是耍赖,可谓丑上加丑了。
其实这本来没什么问题,周室既无法迁都黔中,也无官可派,无军可驻,甚至连徵收钱粮都办不到,这个名义上的王畿可说毫无用处,就发个退还黔中的声明也是顺水人情。不过这会儿周室却开始搞起怪来,不但说黔中不还了,还说要分封一名宗室近亲去那儿成立一个「黔中国」,让黔中国徵收了钱粮再进贡给天子。这个主意相当不错,看来周室的司徒大人又受到了他夫人的啟发。
楚王大怒,打算这脸面就不要了也罢,总不能让人白白佔了便宜。不过在羣臣的劝諫下,还是没和周室撕破脸,免得貽笑天下,双方达成了协议。这个协议的内容很简单,就只三条:
一、黔中郡可以做为周朝的封国,但受封的宗室近亲要由楚国来指定。
二、黔中封国每年以该国钱粮岁收的两成,向周天子纳贡。
三、楚、周换文相王,周天子公开承认楚王是与周王平起平坐的「王」。
楚国方面认为,这个结果要比当初黔中换相王的提议还要好。因为楚国指定了周景王的十世孙姬宇,做为黔中国的受封国君,而楚国上上下下都认为这位姬宇早就是个忠爱楚国无可置疑的;道道地地的楚国人了。所以,黔中国名义上是周朝的封国,而实质上却是楚国的附庸,楚国其实并没有失去黔中郡,而且又与周天子相了王。
楚国指定姬宇为受封对象,除了因为姬宇忠爱楚国之外,其实还有打周天子一巴掌的意思。姬延祖上是因为篡了姬宇祖上的位,才得继承大统,他们这一对亲戚其实是仇家。然而姬延与他的大臣少读书,不知歷史,竟然封了仇家当公爵,为「黔中公」。这让天下人笑歪了嘴,着实出了楚王的一口窝囊气。
当然,这一切都是姬宇精心谋划的,楚国、周朝都在依着他写的剧本演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套剧本太迂回、太曲折,环环相扣,不容有一个环节出差错,并非十拿九稳。此番能大获成功,其实不只因为姬宇的谋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