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让孩子知道的事都交代了,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姬广服孝期满后,便循家族惯例从军去了。和他老爸的际遇全然不同,姬广服役的部队不停地打仗,而他有勇有谋,在转战千里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姬广不但会打仗,并且还很会拍长官的马屁,所以升官飞快,没几年就受到楚王(註十三)的赏识,让他独当一面,领军东征西讨。姬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楚国打下大片江山。
姬广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柱国”,那是带兵武将的最高职位,可是这是依能力授职,而他所立下的大功还没有得到相称的奖励。一般而言,酬答这等大功劳的方式是赐邑封君,可是姬广并非楚国公族(註十四),依法是不能赐邑封君的,楚王再怎么激赏他,也无法为他破例。
可是姬广的功劳太大,若没有相应的厚赐,那日后如何能招揽人才、拢络人心?所以楚王就把女儿公主煦下嫁姬广,并且以楚宫重宝随侯珠做为嫁妆,以奖赏姬广的功绩。说实在这赏赐还真有点超过,不说公主煦是正宫王后所生,身分尊贵,又才貌双全,而且那随侯珠与和氏璧、太阿剑并列,为天下三宝之一,贵重无比,这只能说楚王真心喜爱姬广这个小伙子了。
说起这随侯珠,咱们上次见到它的时候是一百三十三年前西施自尽的时候,就在姑苏台上西施座前,那这会儿怎么又成了楚宫藏宝了呢?原来越国灭了吴国之后,这宝珠自然就成了战利品,入了越王勾践囊中。后来勾践要交好楚国,就将自己的女儿(註十五)嫁给了楚昭王熊軫,并把这随侯珠当成嫁妆,送到了楚国。
姬广风光得意的好日子过了没多久,激赏他的老丈人就过世了。新君熊商(註十六)在当太子之时,就因先王总说他的才能不如姬广而愤愤不平,十分不喜欢姬广。有一个大臣江乙(註十七),曾因姬广拒绝过他的关说而怀恨在心,就抓准新君不喜欢姬广的心病,挟怨报復,诬告姬广恃功骄横,说大王愚昧无能,语多不敬。江乙的告发坐实了楚王对姬广的偏见,大怒之下,便要拿姬广治罪。
此时有个朝臣叫屈伯庸(註十八)的,是姬广的好朋友,他既知姬广无辜,更不愿楚国平白损失一员大将,闻讯后便先一步给姬广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