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社会结构与知识分子的思维变化。那么,一直到战争爆发这段期间,日本文坛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他们用手中的笔,一字一句写下对于生活的趣味与观察、文化衝击的矛盾、社会的浮躁、逐渐式微的知识分子的无奈、低阶人民的写实纪录、自我反省与内心的探究,还有相当重要的,对于残酷的战争,内心无法说出口的批判与赎罪。这些题材全都能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一一窥见。」
说到这里,老师停了下来,拿起讲桌上的保温瓶喝水。喘口气之后,并继续说下去。
「在读这些作品的我们,就像是拿着放大镜,透过文字仔细看着这样一个国家,在这样一个年代里的生活点滴。老师觉得呢,这就是书本,就是文字的价值。装载文字的书籍在经过岁月的流逝之后,仍旧可以让不同时代的读者得知他们原先所不知道的世界。」
这时坐在老师面前的一位女同学举手说:
「老师,那个时候的文体和现代所使用的差很多吗?」
「嗯,其实呢,那个时代的文体已经逐渐白话,古文体的作品不多,所以市井小民都能够读懂,这一点也有助于书籍与思想的传遍。内容上不再像过往去追求字句上的装饰和修辞。换句话说,来到近代文学的范畴,文体上已脱下那华丽的外衣,呈现出纯朴真实的一面。不过呢,现代的娱乐小说在文字的选用上,自然是简易一些。这一点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时代不同,人们需要的东西自然就不同。」
口述的讲解到此,老师播放一部与日本文学相关的短片。那是日本某节目製作单位所製作的特别节目。在看着短片的过程中,我再度陷入思考。
这些伟大的作家透过手中的笔,将内心的什么寄託在文字间,期许将那精神似的东西永远保留下来,再藉由书籍的出版和人们的口而相传,把理念传遍千里之外。不过,在传达理念这部分,事实上并未如此顺利。
不仅仅是战时的日本,歷史上因为各种原因而进行「思想审查」的国家不在少数。出版的严格限制,无疑是箝制了作者的灵魂。除了符合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