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揖让,贵贱有等,亲流之体,谓之礼。简物小米一道,杀惨禁诛,谓之法……”
这青年名曰邓析,而从他刻写的《管子·心术篇》的内容也可以看出法出于道,或说依道以正名备法。不过默刻研读《管子》并不代表邓析是道家或者法家之人,反而是习道、法而开名辩之学的名家先驱。
齐国,演武场上,青年面露坚毅之色,自语道:“吾孙武此生,不弱于人。”孙武青铜大剑再刺,剑破虚空之声有如虎啸,锋锐杀伐之气大盛,隐成白虎之形。
鲁国,孔丘目光微转,看向屋外一处,那里前一瞬还有一位护道者抱剑而立,此时却已隐没入天亮之前最浓的夜色之中。孔丘摇摇头却也不去在意,继续心神沉入体内,体悟自身变化与此次所得。当然还有感悟从天而降的浩然正气珠的玄奥,神珠有灵,已然自行认主,倒不用孔丘重新炼化。
此番孔丘明悟正气本源,对于天地自然、道法本源的认知大有精进,已然可以正式称“子”。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仕途不见起色,孔子乃开办学堂,正式传授弟子。孔子之前,学在官府,由各个大氏族垄断,包括周王室的太学,孔子之后,学在四夷。
此前孔子悟道称子的动静不小,可说是名声大起,倒不用担心生源问题。鲁国与邻近几国之人听闻孔子讲学,趋之若鹜,有贵族子弟,也有寒门学子,年龄大小不一。
其中数人却是值得一提,其一名曰闵损,家境贫困,字子骞,家境贫寒,寡言稳重,为人极孝,鞭打芦花、单衣顺母之事广为传扬。
其二名曰仲由,字子路,好勇力,性直爽,多直言,孔子容而爱之。
其三名曰曾点,字子皙,潇洒不羁,其志“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若说曾点众人不大熟悉的话,那提起他儿子想来众人应该不会陌生,正是曾参。曾参,字子舆,后世尊称曾子,更是成为儒家五圣之一的宗圣,收有二徒,一曰子思子,一曰吴子吴起。
其四名曰颜无繇,字季路,听着这个名字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