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也清楚的意识到徐溥确实干不动了,他需要尽快找出一个合适的人来担任首辅一职。弘治皇帝每日还要拿出很多时间进行反复思量和权衡。
政务太多,可谓焦头烂额,弘治皇帝自然就疏于对太子的管束和关心。
呵呵!从这点上看,弘治皇帝做皇帝可能很称职,可作为一个父亲,却是不称职的。后来大明武宗朱厚照不务政事,荒于玩乐,与弘治皇帝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以直到张皇后说起了周致,弘治皇帝才将一些心思放在了太子身上,对周致这个人暗暗给予了一些关注。太子近期变化明显,弘治皇帝对周致也就更关注了一些,竟然萌生了有一天要见见周致这个秀才的想法。
这一日周致和往常一样,在午后给朱厚照讲述了半个时辰的故事,而后便要离开东宫去国子监读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日国子监的司业诸葛后正讲《春秋》,周致虽说对《春秋》已经很熟稔,但从诸葛后这里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对做文章很有帮助。
因为临近秋闱,国子监祭酒程敏政竟然也开始给监生们授课。暂不伦程敏政对周致的态度如何,也不说程敏政的为人如何。程敏政既然作为国子监祭酒,自然才学不浅。他这几日正在给监生们讲述写八股文的各种技巧,其中有不少周致自然早已摸索而出,不过也有很多周致闻所未闻,听后受益匪浅。
更为重要的是程敏政还对明年会试的主考官和阅卷官进行了分析。他分析每一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爱好以及他们文章的特点,这便是有的放矢了。
要知道,会试的考卷是人阅的。这里便存在一个一眼看高,一眼看低的事。所以能针对考官和阅卷官投其所好,对个人考试的名次是很有裨益的。
周致心下很急,可不料朱厚照却是又一把拉住了他。周致一愣,以为朱厚照又是要缠住自己让多讲一些的。可不料朱厚照却嘻嘻一笑,道,“周致秀才,今日你讲到了小龙女跳下了断肠崖,要杨过等她十六年,本太子已然判断出杨过真会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