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闻声而动,对着圆慧方丈行礼。
圆慧点点头,示意沈秦筝跟着他一道坐下来:“到日子了?”
沈秦筝:“是。昨夜顿悟,今日便来向师叔辞行。”
(<a href=”” target=”_blank”></a>)
圆慧赞赏地点点头,叹道:“阿弥陀佛,善哉!十四年参悟,便可得一顿悟。圆空师兄果真没有看错人,师侄是有慧根的人。可惜,可惜。”
(<a href=”” target=”_blank”></a>)
沈秦筝自嘲地笑道:“师叔谬赞,弟子自知六根不净,牵绊红尘,何谈慧根。”
(<a href=”” target=”_blank”></a>)
圆慧惋惜道:“出家人不打诳言。师侄高堂明净,又有累世功德。倘使能闭关自省,他日未尝不能荣登大宝,修成正果。可惜可惜。”
沈秦筝避开这话题,感激道:“弟子自九岁入少林,幸得师叔挽留,才有了一处容身之所。每日晨钟暮鼓,佛偈静耳,武艺强身,不知要比在皇宫中好上多少。”
圆慧:“当年师侄初登大雄宝殿,将圆空师兄的遗言带回少林之时,老衲便生此心了。当年武当松溪道长前来为师侄勘过天命,师侄的确没有紫薇之相。还不若就此放手,立地成佛。”
当年沈秦筝自朔方,一路直奔永州桃花溪村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