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晏手中的罗舒遗作《河边骨》, 抓住了获奖热点题材中的同性恋、战争这两个元素,而且靠对于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来淡化了战争会引发的政治争议,没有刻意强调残酷而是着重于一种忧郁情调。西晏相信, 如果他能完美地表现出这种细腻,《河边骨》的成就一定会超过他之前的《密涅瓦》和《阿里》。
《河边骨》讲的是一位德国战机飞行员瓦萨道格的故事, 有一次在执行任务的时候, 战机的动力系统出现问题, 紧急迫降没有成功,他的飞机在穿越一片山区的时候坠落了,还造成了一场严重的森林大火。瓦萨道格从熊熊燃烧的森林里跌跌撞撞地跑出来,昏倒在小溪边,被当地人沈深所救。
瓦萨道格保住了性命, 但他全身的衣物被烧毁,身上伤痕累累,俊美的脸庞大面积烧伤,声带也被烟气熏坏,因为在山区中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成为了哑巴。
沈深不知道自己救了敌方的士兵,他甚至不知道外面的战况,因为他隐居了太久太久,他的祖辈都死在战争中,导致他对人类的自相残杀失去信心。
在沈深的精心照料中,瓦萨道格的身体状况渐渐好了起来,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没有硝烟和烦恼的生活,但多年的残酷训练让他无法放下作为军人的死而后已的使命,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他无法放下祖国——哪怕他热爱的祖国发动了一场不义的战争。
军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瓦萨道格一次次尝试自我救赎而难以成功。
老套的日久生情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沈深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个大高个,喜欢上瓦萨道格的陪伴,哪怕这是个哑巴。但他从没听说过同性恋这种事情,深深地陷入了恐惧与欢喜的矛盾心情中。同时,瓦萨道格也面临着是走还是留、又怎么留、以什么名义留的问题,他开始怀疑他一生的信仰,怀疑他拿枪的初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