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于是,理所当然地,这些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判了流放之刑。
除此以外,这份告示还告知百姓,皇帝陛下已经知晓了以秦国公府为首的勋贵官员欺压百姓之事,并拿到了确实的证据,这些人即便逃过了暴乱,逃出了火灾,也难逃律法和极刑。
但住在勋贵大街上的也并不都是恶官恶人,还有好些人家本是清白无辜的,平日里亦是乐善好施,却被那些恶人的恶行所拖累,在除夕之夜的暴乱里失去了性命。
为了不让类似的事件重演,不使无辜之人遭受无妄之灾,让作恶之人罪有应得,皇帝陛下将在最热闹的西午门大街上设立一个铜柜,但凡是遭受冤屈的百姓,均可将自己的遭遇写在纸上,投入铜柜。
铜柜的钥匙由皇帝陛下亲自保管,每月派人开启一次。
因西午门大街上商铺密集,往来众多,投入状纸之人只要找准时机,便不必担心被旁人发现,引来谋害报复。
看到这一告示的百姓立刻议论纷纷,但真正将此事放在心上的却是寥寥无几。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遭遇乱民,被烧成废墟的地方是勋贵大街,不是平民百姓们居住的街道;死在暴乱之中的也都是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爷少爷以及他们的家人狗腿,不是百姓自己,也不是百姓们的亲友邻居。
事发之后,京城里的百姓大多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在关注此事,对死在火灾里的那些人纵有一些同情,更多的却是解恨。
谁叫你们平日总是作威作福,欺压良善呢?
看,遭报应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