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视人命如草芥和齐王屠杀高句丽士兵,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杨氏祸害的是本国手无寸铁的百姓,而齐王杀的是欺凌我的外族!难道皇上觉得高句丽的俘虏不应该诛杀么?”
李渊这才晃过神来,惊觉罗艺已经质问他第二遍了,稍稍收敛了心思,略有些尴尬道:“可那毕竟是手无寸铁的俘虏……已经归降我大唐……”
罗艺真他妈的想骂人,本能地就想回上一句:你李渊装什么圣人?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这王世充不是俘虏,王世充还主动开城投降于你了,你不还是说杀就杀了?不杀俘虏?呵呵……艹你麻痹!敢情伤的不是你儿子,不知道心疼。
要不是身旁的徐茂公拉了一把罗艺,他还真就和李渊“理论理论”了。
罗艺压着怒气道:“皇上知道杨广第三次征讨高句丽为何又是兵败而归?”不等李渊回答,罗艺又道,“第一次,是因为地理位置不便,而杨广此人多疑,又要求事事回禀自己再做定夺,这仗打得极为被动,自是输了;第二次杨广亲征,却因为国内内乱,不得不折回;第三次杨广一鼓作气,势必想拿下高句丽,可他还是小瞧了高句丽士兵的顽强,他原本冲破了第一道防线的,可谁曾想在攻打辽水防线时,被俘的高句丽士兵和城内百姓反水,里外夹击,隋军腹背受敌,自是不敌,最后只得羞愧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