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皇帝召唤入宫的一共有四人,分别是醇亲王之子燕弘,贤郡王之子燕定,端郡王之子燕恪,康郡王之子燕翔,谁知道这些人入宫之后,一直不着调的敏亲王也来横插一脚,愣是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所谓的嫡子,叫做燕祺的送进了宫,还美其名曰皇帝不能厚此薄彼,但谁都知道敏亲王妃根本只有一女,这个嫡子身份十分可疑。
正因为如此,燕祺在几个兄弟中最不起眼,明眼人都知道,除非是皇帝昏聩了,不然绝对不会选择一个身份有着大问题的所谓血脉成为太子。而剩下的四人中,在第二年的时候,燕弘为了避免他们的陷害,自请去了北疆,几乎是自己放弃了角逐的机会,剩下的三人却逗得个旗鼓相当。
虽然亲王和郡王听起来差别挺大,燕朝之中,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郡王却只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但实际上地位差别却并没有这么明显。
皇帝亲生兄弟中,留下来的只有一个醇亲王,一个敏亲王,这两位一个是他的同母弟弟,一个靠着不着调才活下来,要知道先帝当初子嗣颇丰,最后却只剩下这兄弟三人,可见其中残酷一面。
贤郡王、端郡王和康郡王却是先帝时期就已经受封的亲王,只是到了字辈便成了郡王爵位。说起来这些人都是皇帝的堂兄堂弟,别看跟皇帝的关系远,但这些人在朝中扎根多年,要论根基的话,甚至能比得上风头正劲的醇亲王敏亲王两人,不过皇帝对他们的忌惮也绝对不少就是了。
现在粗粗一看,只觉得燕定燕恪燕翔三人旗鼓相当,肯定是要斗一个你死我活出来,燕祺性格温和,带着些许的懦弱,倒不像是皇家出来的人,看起来更加不得皇帝的喜欢,三人倒也不曾为难了他。毕竟燕祺不算什么,他爹敏亲王却是个不着调的,要是惹恼了他直接冲突,对谁都没好处。
君长宁叹了口气,怎么看都觉得燕弘的机会不大,一来他没有朝中助力,二来对北疆军队的控制还不如意,再有一个致命点,就是他亲爹醇亲王对他都不支持,更别说皇帝了。燕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