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立李络为韩王,拜杨绅为相不过是为了来日以防万一。
李淳的言语并未打消杨慜如心中的疑虑,我们同枝同依,你虽不是我所生,可这些年何曾将你当过外人,我亦只有你一个可依。
我知道母亲的心意,李淳敛了锋芒,微微垂首,在杨慜如跟前她是不该张狂的,在她还未能与之抗衡之时,决不能让她看出自己的心思。
这般姿态的李淳让杨慜如看着舒心多了,见她肯低头,语气倒也轻松些,听说宋槿阑又犯病了?
是,李淳答道,听到宋槿阑的名字她克制自己的悸动,装作毫不在意。
她,可是忆起了往事?因着之前与李淳的生疏,宋槿阑的事一直未多做思量,而今三郎已经登基为帝,宋槿阑那厢也必须思量个对策,但此时必先与三郎商讨一番,莫再让自己与她生隙。
扶上酒盏的手,又松开,将鱼袋拂至一旁,李淳点点头,宋槿阑尚不足为虑,她不知晓我的身份,不足以威胁到我,若废她也需要一个理由,朝廷尚不安稳后宫之事便暂且放置一旁。
我知晓你有分寸,而今宋槿阑的兄长亦在朝廷,若她二人得势怕是会如汉廷一般,外戚擅权,你我都需谨慎才好!杨慜如苦口劝慰道,她与三郎常有分歧,但因着宋槿阑一事三郎与她一度势同水火,这宋槿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引得她二人频频生隙?
是。
过了几日,徐德瑞上书奏请告老还乡,李淳虽有挽留但徐德睿执意如此便只好同意,不久便拜杨绅为相,之前吵得不可开交的三省六部一事亦被搁置,御史台的奏折纷纷针对这个不学无术的毫无才德的丞相。
李淳召杨绅入了太极殿,将这些奏折悉数摆在他跟前,颇为无奈的说道,丞相可是好好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