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问。
蔡御史言过其实,祖参政之文徐某曾看过,天纵之才,徐德睿赶忙出来斡旋,这蔡任在御史台可是出了名的难缠,先帝之时便是参谁走谁。
丞相之意便是有文才便可为参政,那曹阿瞒也有一手好文采,丞相以为如何?蔡任反唇相讥道。
此言一出太极殿一阵寂静,李淳知道御史难缠,魏公武本是御史台出生,让他去做御史中丞再何时不过,自己当真是有眼光,这才几日,便狠狠的领受了。
祖士言是谋士,可对付那尖嘴獠牙的监察御史,他自知是辩驳不过,徐某之才,不过沽名钓誉,比不得曹阿瞒,更比不得蔡公今日参徐某的折子。至于这仲将军,汉朝之卫青霍去病哪一位不是年岁轻轻便封侯,后生小子不可小瞧呀。
趁着蔡任还未言语,魏公武便出了朝列,朝圣人行了礼,臣今日亦有参本。
李淳并未言语,只是扬了扬手,她之痛恨御史台绝不是无缘无故,向来喜欢人是生非的便是这些人。
自先帝一朝以来,便每年有一次选秀,但承恩天泽的便只有几位后妃,臣恳请陛下将无所出之宫女官婢送回本家,宫中可削减一番开支,民间亦可婚嫁,两全其美,此事魏公武早就想提出,当年先帝专宠窦贵妃,那些良家子便是沦为宫婢,如今新君登基血气方刚而后宫之中不乏貌美年轻者,宫闱之乱可从来都有。
参政丞相以为如何?李淳动了下紧绷的身子,好在魏公武没有与她为难,消减御史手中的权利迫在眉睫,她不喜欢被人钳制。
徐德睿与祖士言纷纷附和,李淳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便是这般收场,君臣互相不悦,蔡任这颗石子激起了一层浪花,却很快被打压,随后被调离了长安。
先帝一朝的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