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反应竟然会这么大。
关宁军与大明其他的军队一样,现在都是募兵和卫所兵两种军制并行。卫所兵其实就是为他们屯田的农奴,而战兵基本都是以募兵为主。
募兵,顾名思义就是花钱招募的士卒。但多年以来,克扣军饷早已成为明军惯例,就连大名鼎鼎戚家军都从未拿过足额的军饷,就更不用说大明其他军队了。
不过,明军的士卒也不是傻子。平常欠饷,无权无势的小兵们也就忍了。但到了战时,到了这需要士卒卖命之时,你再想继续欠饷那可就绝对不行了。所以,每逢战时按明军惯例,不光要给士卒补齐欠饷,往往还要给士卒发双饷才行。
另外,临阵调动风险颇大,士卒一般还会要求发放补偿的银子,这就是所谓的开拔银。
战时饷、开拔银,这些陋规其实就是士卒临战要把最后一份卖命钱拿到手中的意思。毕竟,对军头们克扣军饷,小兵们平常也实在没有制约的办法。也只有在这临阵之时,军头们最害怕引发军中暴乱之时,小兵们才有拿回自己部分欠饷的机会。
士卒的这种要求,对祖大寿这种军头来说,他们当然难以承受。不说别的,单只所谓的欠饷,若要让军头们补齐,军头们也肯定是大亏、特亏的。要知道,军头们从兵部拿到的拨款,本就因所谓的漂没,而从未拿过足额。
当然,军头们吃空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样,战时士卒闹饷,军头们就向朝廷大肆抱怨,借军情逼朝廷负担这些战时饷、开拔银等额外开支,也就成为了大明惯例。
祖大寿来袁崇焕面前抱怨,这是军头们最正常不过的反应。不抱怨,难道让他们拿自己的钱去给士卒发饷?
常规抱怨而已,祖大寿怎么也没想到袁崇焕会有如此反应。
见袁崇焕的脸真正沉下来了,祖大寿忙一叠声的应道:“抚台大人,抚台大人勿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