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可是,战场经验非常丰富的赵率教也知道,战阵之上,一般只有准备最久、蓄势达到最佳的第一波攻击才最为强大。但如何才能以第一波攻击,给鞑子造成最大的杀伤,却令赵率教伤透了脑筋。
为守住锦州,大明给赵率教调拨的火炮算是非常大方。现在的锦州城头共有大小火炮上百门,其中算得上是重炮的大佛郎机炮,数量也达到了30门之多。可以说,除了没有红衣大炮,锦州城的火炮配备数量已完全达到了宁远水准。
但是,锦州配备的火炮虽多,却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火炮移动非常不便。
此时明军配备的火炮,移动是用大车承载,施放却大多是采用炮架支撑。所谓的炮架,就是堆土而成的固定炮位。这种固定的炮位,除了让火炮移动极为不易外,对战时火炮的复装和射击,也会带来很大不便。
锦州城四周地势开阔,赵率教很难准确预判后金的进攻方向,他也就无法预先调集火炮。锦州城虽比宁远城小些,但三十门大佛郎机一旦四城均分,那每面城墙上最多也不过只能分到7、8门大佛郎机炮。
7、8门大佛郎机炮,那就是再加上些中小火炮,又能给鞑子带来多大的杀伤?
火炮战时很难集中使用,这是锦州明军,也是这个时代明军火炮应用上的最大短板。
满桂小儿,命怎么就那么好?守宁远,还有可随意集中的红衣大炮可用?
正当赵率教对满桂的好运,羡慕嫉妒的眼都红了时,他的好运也来了。
见到朱由检派来支援的十门铁模六磅炮,赵率教的烦恼不翼而飞。
同是舰炮设计的六磅炮,虽比红衣大炮口径小些,但却与红衣大炮一样,都安置在专门承载炮身的小轮炮车上。六磅炮的轻便,让它更容易运动集中到锦州的任何一个方向上。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