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连串话语说完,熊廷弼双眼明显开始发亮,精神振奋之下,他的语音也变得大了不少:“海岸漫长,陛下所重的广鹿岛水军,倒是有机会攻入鞑子腹地。
可依情报所示,鞑子已尽迁沿岸百姓。而我广鹿岛水军又无马可用,根本无法深入内陆。这样即便他们攻入鞑子腹地,对鞑子造成的伤害也是十分有限。”
说道此处,熊廷弼已不再看朱由检的反应,他激动的点着桌上的计划说道:“陛下这计划中,唯有草原蒙古人这一路有望给鞑子以重创。只可惜蒙人狡诈,即便陛下许以重利,蒙人也只会鼠首两端、左右观望。若我们无法重创鞑子主力,蒙人是绝不会全力助我大明的。”
抬头紧盯着朱由检,熊廷弼大声叫道:“天使请看,现在鞑子老奴方死,新酋黄台吉威望不足,内部明显有些混乱。但若鞑子攻我宁锦,打得我军不敢出城,轻松尽掠我宁锦地域而返,那新酋黄台吉的威望也就立了起来。
那时若我们无法重创鞑子主力,那我们其他数路攻击就只能算是轻微骚扰。他们给鞑子造成的伤害,鞑子就完全可以承受。
一旦鞑子内部理顺,重新拧成一股绳,那陛下的平辽计划,急切间就再无作为,也只能再等待来日方长了。”
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了。
看着因长篇大论而面显红润,双目滚动间顾盼自雄的熊廷弼,朱由检差点忍不住脱口喝彩。
熊廷弼的这段话,对平辽计划前景描述的相当准确。据朱由检所知,这几乎就是前世所谓‘宁锦大捷’的最终结果。
前世的‘宁锦大捷’,大明除了守住了锦州和宁远,其他可以说是一无所获。皇太极也正是借助对宁锦地区的劫掠,才稳住了他的地位,暂时化解了后金内部的矛盾,并开始在后金逐步收权,直至建立了真正的大汗权威。
如此精确的论断,熊廷弼只是通过朱由检提供的众多情报,就轻易推导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