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上虽不动声色,周遇吉心中却也无奈的叹息一声:“这宁远,确实是让人很难待下去了。”
周遇吉是大明锦州卫军户出身,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要按大明现在执行的‘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骁勇善战的周遇吉绝对应该是关宁军的中坚力量。
可是,出身低微、个性鲁直、不善逢迎上司的周遇吉,在关宁军却并不受欢迎。
关宁军是天启二年,孙承宗组建宁远防线时,以大明辽东溃军为主体编组而成。
大明在连续输掉了萨尔浒、辽沈、广宁等数个关键战役后,原本的辽东都司已彻底崩溃,李成梁时期留下来的辽东老兵,也彻底损失殆尽。孙承宗组建的关宁军,可以说是一支彻头彻尾的新军。
为了迅速建成宁远防线,也为了迅速恢复关宁军的战力,孙承宗提拔的关宁军军官,大多是历经过辽东的各个战役,有着丰富的战事经验的原辽东都司军官。
为了提高关宁军抵抗后金的军心士气和责任感,以及减轻大明朝廷戍守辽东的负担,孙承宗又上禀朝廷,安排关宁军在宁远屯田。
这就是孙承宗的‘辽人守辽土’,以及‘有恒产者有恒心’的建军想法。
粮草、军械、军饷、田地,为了守住宁远防线、为了将来能反攻后金,孙承宗为关宁军争取到了他所能争取的一切。
可是,孙承宗万万没曾想到,他提拔的关宁军军官,是大多历经了辽东各个战役,也确实有着丰富的战事经验;但这些军官们却大多都已被努尔哈赤统帅的后金鞑子,给打的吓破了胆。他们根本就不敢直面后金,更不用说和鞑子野战交锋了。
而孙承宗争取来的丰厚的钱粮军械,和允许关宁军屯田的政策,更加重了这些关宁军官惧战畏战心思。
能安安稳稳的种种田、发发财,干嘛要去同后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