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可以由上而下、也可以由下而上,可以由内而外、也可以由外而内,可以由中枢往末梢,却也可以由末梢往中枢。」庄丝若解释着。
「这么说的话,好像是……我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所感觉到的流动,确实像是多方向的,不是只有单一传导路径,这个是气?」
「对,中医时常在讲的『经络气血』,就是这种东西,气走经络、血走脉管,两者会相互协同,而针灸可以诱发出短期较强烈的气行,所以你才可以感觉得到,要不然气在人体身上,本来就是分秒都在循走,但是你平常却没有感觉。」
「气走经络,血走脉管,你说的脉管应该就是血管,这我可以理解,那经络是……好像也不是淋巴管,却也不是神经束。」
「可能就是筋膜网络间,所形成的立体空间道路,中医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经络,也发展了针灸,但是我觉得西方医学的解剖学,例如像是解剖列车这本书,是更进一步、更明确地,发现了类似于经络的实体。」
「筋膜网络间,所形成的立体空间道路?你说的是,筋膜线?」
「类似……我之所以一直强调『类似』这两个字,是因为筋膜线与中医针灸的经络分布,在经过学者专家比对后,大概是七八成的相似,还没有到百分之百,所以我认为这中间,应该还有些没完全弄清楚的东西。」
「那中医远古以前,没有解剖列车这种书,应该也不太兴盛于把人体切开来研究,可所谓的中医老祖宗们,却要怎么知道经络与气的存在?」
「练功,古代中医师都得练功。」
「练功?」
「对!练武、练拳、练气功,都是练功,在练功的过程中,会自然让气走经络的人体感知变明显,就如同针灸可以诱发气的走窜感一样。那么,中医老祖宗在练功加强了感知能力的情况下,就可以明白比示出经络的分布与走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