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担任会长。
那时候的穆逸舟精力旺盛,想法很多,执行力也很强,带着几位骨干组织了许多活动,邀请毕业的师兄师姐们返校,整理文稿办十周年特刊,还搞了场小型晚会。活动结束后,社团里添了不少新鲜血液。
那段时间她几乎是天天跟穆逸舟黏在一起。
有点辛苦,却也很开心。
到如今,社团的人换了几拨,当初组织过十周年活动的人剩得已经不多。陈博学物理的,选了个忙碌又严苛的导师,毕业论文也还没写出来,成天泡在实验室里,能分出的精力有限。童溪的时间还算灵活,义不容辞。
钟原那边很快敲定了名单。
不过正逢期末季,骨干们忙着考试和论文,便把时间定在了寒假前。
委员会的群里九个人,六位在校生,三位是已毕业的。一位是穆逸舟,另两位是穆逸舟拉进来的前辈——社团的创始人陈立和另一位对社团感情很深的老师姐。两位都在十周年庆典时返校参加过活动,被穆逸舟邀请后欣然参与。
九张头像,轻易把十五年的时光串了起来。
童溪在a大多年,跟协会感情很深,想着这些年的变迁,多少觉得感慨,犹豫了好半天,临睡前还是忍不住把放在书架最上方的盒子搬了下来。
盒子有点沉,装着十周年的特刊、纪念相册、她当编辑的几本会刊和许多小纪念品。
好几年没打开过,里面依然纤尘不染。
翻开相册,从协会创立之初的老照片,到后来社团组织活动的各种照片,都是时光的印记。最后面的那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